咱聊古代美人,绕来绕去总离不开 “沉鱼落雁、闭月羞花” 这四位点点策略网,可要说故事最有嚼头、能让后人反复唠的,还得是杨贵妃杨玉环。毕竟古往今来,能让堂堂皇帝把 “上朝理政” 当儿戏,把江山社稷暂时抛在脑后的,掰着手指头数,也就她这么一位。今天咱就不扯虚的,用实打实的史料和数据,好好唠唠这位大唐顶流美人,到底凭啥让唐玄宗痴迷到连早朝都不想上?
先得说,四大美人里,属杨贵妃的人生最像一部长篇连续剧,有甜有虐还有反转,比现在那些刻意编排的古偶剧都抓马。你看,王昭君出塞后客死异乡,一辈子孤苦;西施帮越国灭了吴国,最后下落成谜,有人说她被沉江,有人说她跟着范蠡归隐,没个准信;貂蝉更不用说,在《三国演义》里帮着王允连环计除了董卓,之后就凭空消失了,连个像样的结局都没有。唯独杨贵妃,从一开始被唐玄宗宠上天,到中间两次被赶出宫又被接回来,再到最后马嵬坡的悲剧,每一段经历都清清楚楚,还充满了戏剧性。就说她第一次被逐出宫吧,唐玄宗没几天就茶不思饭不想,连朝政都没心思管,最后还是大臣们看不下去,劝他把人接回来;第二次被赶出去,唐玄宗更是直接瘦脱了形,最后照样乖乖低头。这样的剧情,难怪白居易会把她的故事写进《长恨歌》里,“在天愿作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理枝”,一写就是千古流传。
展开剩余80%再说说大家对杨贵妃最常见的误解 ——“环肥”。很多人一听这俩字,就觉得她是个胖乎乎的姑娘,可实际上,按史料和出土文物推算,她的身材妥妥是健康美。法门寺曾出土过唐代的服饰和骨尺,专家们根据这些文物还原,算出杨贵妃身高大概 162 厘米,体重 58 公斤,算下来 BMI 指数是 22.1,刚好卡在国际公认的健康体重区间里(BMI18.5-23.9 为正常)。这哪是胖啊?分明是 “肩圆而润,腰柔而韧” 的标准体态,放在现在就是那种穿衣显曲线、脱衣有肉感的好身材。而且史料里至少 23 次提到她 “肌肤丰润”“体态丰腴”,不是那种臃肿的胖,是透着健康活力的饱满。
更绝的是杨贵妃的才华,完全不是只会撒娇卖萌的花瓶。她弹琵琶的技艺堪称一绝,据说每次她弹奏时,连院子里的鸟都会停下来听,可见有多动听;她还懂音律,能和唐玄宗一起创作乐曲,大名鼎鼎的《霓裳羽衣曲》,就是两人共同打磨出来的,这首曲子后来成了唐代宫廷乐舞的巅峰之作,流传了上百年;不光会弹会创,她跳舞也厉害,尤其是胡旋舞,能连续旋转百余周,转起来的时候裙摆飞扬,身姿轻盈又不失力量,搁现在就是妥妥的实力派顶流,又能唱又能跳还能创作,这样的美人点点策略网,谁能不喜欢?
要是说颜值和才华是杨贵妃的 “敲门砖”,那她的 “驭夫术” 就是真・高段位,完全不是后宫里那些争风吃醋、搞阴谋诡计的嫔妃能比的。别的妃子一进后宫,要么忙着拉帮结派搞宫斗,要么想着掺和朝政给自己家族谋福利,可杨贵妃偏不,她就安安心心做唐玄宗的 “专属解压师”。史料里记载过这么一件事:有一次唐玄宗跟大臣们因为朝政争论起来,气得回宫后直接摔了杯子,后宫的嫔妃们吓得都躲得远远的,生怕撞枪口上,只有杨贵妃端着一杯热茶过来,坐在旁边轻轻弹了首舒缓的曲子。没一会儿,唐玄宗的气就消了,还跟杨贵妃吐槽起刚才的事儿。你看,她不劝架、不评理,就用最温柔的方式帮皇帝释放情绪,这样的伴侣,谁不依赖?
也正因如此,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,放在现在能天天刷新热搜榜。就说杨贵妃爱吃荔枝这事儿吧,荔枝这东西娇贵得很,摘下来没几天就不新鲜了,可杨贵妃就好这口。唐玄宗为了让她吃上口新鲜的,直接动用了朝廷的驿马 —— 要知道,驿马在当时是用来传递紧急公文的,速度快、优先级高,从岭南到长安,千里迢迢,按唐代快马日行 300 里算,至少得跑 10 天。为了赶时间,沿途的驿马跑死了不计其数,路上的驿站也得全程待命,就为了让荔枝能以最快速度送到长安。难怪白居易会写 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”,这哪是送水果啊,简直是动用国家资源宠老婆。
更夸张的是,唐玄宗不光宠杨贵妃本人,还把她全家都提拔成了高官。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,本来就是个没什么本事的人,靠着杨贵妃的关系,一路做到了宰相,手握大权;她的三个姐姐也都被封了夫人,韩国夫人、虢国夫人、秦国夫人,个个地位尊贵,出门的时候排场比公主还大。当时长安城里的人都知道,只要跟杨家沾上边,就能平步青云。这波 “一人得宠,全家飞升” 的操作,看着是风光,可也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雷 —— 杨国忠掌权后专横跋扈,跟安禄山闹得不可开交,最后直接引发了安史之乱,这都是后话了。
杨贵妃能一直保持美貌和活力,她的驻颜秘诀放在现在看,都是科学养生。首先她不爱浓妆,唐代很多嫔妃为了争宠,会涂厚厚的粉底、画夸张的眉毛,可杨贵妃不一样,她平时就涂淡淡的胭脂,描细细的眉毛,顶多再点个小巧的额妆,看着清新自然,反而比那些浓妆艳抹的嫔妃更显气质。其次她特别爱泡温泉,长安城外的华清池,就是她和唐玄宗常去的地方。华清池的温泉水含有多种矿物质,能滋养皮肤、舒缓疲劳,相当于天天做高端 SPA,比现在那些昂贵的护肤品管用多了。
饮食上杨贵妃也特别讲究,不是那种胡吃海塞的主儿。《膳夫经手录》里记载,她每天会吃二两鹿脯 —— 鹿肉高蛋白低脂肪,能补充营养还不长胖;再喝三合胡麻粥,胡麻也就是芝麻,富含维生素 E 和不饱和脂肪酸,对皮肤好;偶尔再配点荔枝膏,既能满足口腹之欲,又不会像吃新鲜荔枝那样容易上火。这样的饮食搭配,营养均衡还能保持身材,比现在那些盲目节食、吃减肥药的养生方法靠谱多了。
之前专家们根据唐代的画像、雕塑,再结合史料里的描述,复原了杨贵妃的容貌,结果一曝光,全网都明白了为啥唐玄宗会痴迷 —— 她的面部黄金分割比是 1.56:1,接近完美标准,圆圆的脸蛋显得特别温婉,翘翘的眼尾自带风情,一笑起来还有两个浅浅的酒窝,皮肤白得像刚剥壳的荔枝,透着光泽。有网友调侃:“这颜值放现在,能秒杀一大票网红,换我是唐玄宗,我也不想上班啊!” 但说实话,杨贵妃的魅力可不止于脸,而是 “颜值 + 才华 + 共情力” 的组合拳。她长得美,还能跟唐玄宗在艺术上共鸣,更能在他心烦的时候理解他、安慰他,这样的伴侣,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,都是可遇不可求的。
可惜的是,这样一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美人,最终还是没能逃过悲剧的结局,马嵬坡的那一幕,成了她人生的终点,也成了大唐由盛转衰的标志。公元 755 年,安禄山以 “忧国之危” 为由,在范阳起兵叛乱,安史之乱爆发。叛军一路势如破竹,很快就逼近长安,唐玄宗没办法,只能带着杨贵妃、杨国忠还有一些亲信大臣逃亡。走到马嵬坡的时候,随行的士兵哗变,他们认为安史之乱是杨国忠和杨贵妃引起的,非要唐玄宗赐死杨贵妃才肯继续前进。唐玄宗看着心爱的女人,心里万般不舍,可他知道,要是不答应士兵的要求,自己都可能保不住。最后,38 岁的杨贵妃在梨树下自缢身亡。
后来唐玄宗回到长安,心里一直惦记着杨贵妃,派人去马嵬坡找她的遗体,可最后只找到了一只鞋子和一缕头发。晚年的唐玄宗过得特别孤独,每天都在思念杨贵妃中度过,最后在孤独和悔恨中死去。其实哪是什么 “红颜祸水” 啊?安史之乱的根源,是唐玄宗晚年荒废朝政、重用奸臣,是唐朝内部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爆发。杨贵妃不过是个替罪羊,把王朝衰败的责任推到一个女人身上,本身就是帝王的懦弱。
杨贵妃的故事,早就超越了爱情本身,成了大唐兴衰的缩影。她的美,是盛唐的底气 —— 那时候的唐朝国力强盛,包容开放,所以能欣赏这种健康、饱满的美;她的悲剧,是懈怠的代价 —— 唐玄宗因为沉迷爱情而荒废朝政,最终让盛世大唐走向下坡路。这就像现在有些人,为了谈恋爱天天摸鱼点点策略网,最后丢了工作;为了享乐盲目消费,最后欠了一屁股债,本质上和唐玄宗 “不早朝” 是一个道理:再美的诱惑,再舒服的享受,也得守住责任的底线。
要是你生在大唐,成了唐玄宗身边的大臣,你会冒着被降罪的风险劝他上朝,还是会顺着他的心意,陪他和杨贵妃一起听曲儿?评论区咱聊聊~发布于:江西省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